財政
【保定市財政局】保定市財政局是主管全市財政收支、財稅政策、國有資本金基礎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省財政稅收的方針政策,指導全市財政工作;參與全市經濟的決策和管理;擬定全市財政稅收收入計劃,管理市本級財政支出;監督各縣(市、區)財政收支和各部門的財務活動;調控和綜合平穩全市的社會財力;負責行政事業性收費、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和農業開發的資金調度等。內設辦公室、人事處、預算處、國庫處、財政監督處、綜合處、政府采購管理處、績效管理處、稽核處、會計處、行政政法處、教科文處、社會保障處、農業處、經濟建設處、政府債務管理處、資產管理處、城建處、綜合治稅辦公室、專項資金監管處、農村綜合改革工作辦公室、規劃評審處、資金管理處、土地生態處、產業項目處等25個職能處室和監察室、老干部處、機關黨委、工會、婦委、團委等6個綜合處室。下轄財經稽查辦公室、行政事業資產管理辦公室、預算編審辦公室、政府采購辦公室、財政集中支付辦公室、社會保障資金審核辦公室、財政信息管理辦公室、財政投資管理辦公室等12個全額事業處室。非稅收入管理局為財政局管理的副縣級事業單位。
黨組書記、局 長 康愛民
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樹存 張宗社
李照力
黨組成員、非稅收入局局長 趙留強
黨組成員、農發辦主任 游劍虎
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樹凱
【概況】2013年,市財政局不斷強化大局意識,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全年財政工作任務,有力地服務了全市經濟與社會發展。全年獲市級以上獎勵19項,連續12年行風評議第一,連年被市政府授予工作實績突出單位。
【狠抓增收節支,財政實力穩步增強】針對全市經濟穩中趨緩、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財政增收壓力進一步加大的嚴峻形勢,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2013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24.7億元,占年度預算任務的102.8%,同比增長13.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67億元,占年度預算任務的103.5%,同比增長13.9%,圓滿完成全年收入任務。
【優化支出結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加大民生傾斜力度,支持構建涵蓋三農、教育、社保、衛生、就業、公益等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保障體系。全年民生支出346億元,占總支出的77%,同比增長13.7%。一是持續加大三農投入。2013年,全市累計完成三農方面投入52.7億元,同比增長13.7%。落實支持阜平開展扶貧攻堅資金5000萬元。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著力打造高標準糧食生產核心區和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保證農業基礎穩固和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現代化,其中清苑被評為全省優秀,雄縣在全省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聯查中取得第二名。二是完善教育經費保障。全市教育投入51.7億元,超比例完成財政教育支出占全部支出17.7%的任務,達到20.7%。三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月人均不低于240元,市區不低于390元;將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240元提高到280元。全面落實國家就業扶持政策,撥付就業資金1.5億元,全年新增就業9.3萬人。四是大力支持市政建設。累計撥付資金21.7億元,重點支持了外環水系、火車站改擴建等一批續建及新開工重點項目建設。同時,新增環衛經費3683萬元,6S專項獎勵資金800萬元,為城市管理6S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積極協調市園林局等相關部門,在市區主要公園、廣場設置便民充電器,切實惠及百姓生活;安排小街小巷改造資金1959萬元,方便群眾出行。
【發揮財政職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是發展園區經濟,夯實財源基礎。積極向上級爭取對徐水大王店工業園區實施激勵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同時,通過往來資金,支持了安國中藥都建設1億元,徐水經濟開發區建設5000萬元,清苑經濟開發區建設5000萬元,為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提供支撐。二是探索以存引貸,扶持實體經濟。起草并以市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市級財政性資金存款引導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投放的實施意見》,激勵各銀行增加對保定的信貸投放,成功協調金融機構為英利集團貸款1.1億元,有力支持了企業發展,其他市政府重點項目貸款的洽談工作正在進行中。三是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節能環保。積極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組織申報2013年獎勵資金項目,支持造紙、水泥等行業的5家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深入開展環境治理,把2012年度省級排污費超收入資金用于支持重點區域污染減排工程;投入三河三湖工程補助資金3377萬元,用于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控制,城市水體綜合治理等。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組織申報“金太陽”獎勵資金項目50個,擴大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應用覆蓋面。
【深化財政改革,提高科學理財水平】一是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全力打造民主預算,使預算收支安排更加科學、精細。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相繼出臺了《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暫行辦法》等3個文件,明確了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范圍、內容、方式、程序、評價、應用的全部流程。規范政府性債務監管,成立了政府性債務管理領導小組,強化政府性債務統一管理。二是國庫制度改革扎實推進。繼續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用卡制度改革,建立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監管機制,開展銀行賬戶專項清理,先后撤并市級財政專戶21個,壓減46%。全面開展財政專戶資金的增值運作,2013年累計運作資金共計34.74億元,實現當年增值收益4165萬元,同比增加792萬元。開展市場化運作,妥善解決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和運轉費用,每年可為市財政節約中心運行費用開支約500萬元。三是資產管理日趨規范。8月份資產管理局正式掛牌運營,堅持狠抓重點,利用一個多月時間,成功收回金昌大廈所有權,為下一步盤活政府固定資產打下了基礎。不斷強化管理,全市共審批公務用車796輛,占全年總數的43.7%,節省財政資金1.1億元。強化資產處置程序和處置申報審批程序,完成處置收入2098.4萬元。四是財政監督全面開展。點面結合,組織開展專項資金檢查。對市本級8所學校和縣(市、區)102所學校2012年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財政資金使用、教育收費等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查出違規資金6000多萬元。同時,組織對市直25個單位2012年度財務收支、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政府采購政策執行、國有資產管理進行了重點檢查。搭建平臺,提升財政監督信息化水平。成立了專項資金監管處,對全市專項資金運行進行全方位、全時段監控。“保定市專項資金公開網”已搭建完成,全市26個縣(市、區)已經全部實現了聯網,入網資金達18.35億元。
【抓好兩項建設,提升財政工作質量】一是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切實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納入局黨組工作重要日程,納入局年度目標考核,領導班子成員認真貫徹執行中央《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和《廉政準則》的各項規定,推進反腐倡廉懲防體系建設。堅持從財政工作實際出發,重點在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重要領導職責、重點業務關口、重要崗位強化督查,推動反腐倡廉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行風建設連續12年在同類別第一,在10月份的全省民主評議工作座談會上介紹了經驗。二是抓好隊伍建設。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嚴格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政策法規辦事,進一步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重公論、重實績、重資歷的原則,把能干事、真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選拔到合適的崗位上來,凝聚人心,促進發展。2013年,共提拔正科實職干部5名,副主任科員3名,做到了黨組放心,群眾滿意。
(王式兵)
國家稅務
【保定市國家稅務局】保定市國家稅務局是主管全市國家稅收工作的行政機構,垂直管理單位,為正處級全職能局。內設12個職能科室,4個直屬機構,3個事業單位,管轄26個縣(市、區)局。主要負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車輛購置稅、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出口貨物退稅等中央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的征收管理工作。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紀檢組長1名,總經濟師1名,總會計師1名,全系統共有干部職工4033人,其中在職人員3005人,離退休人員1028人。
黨組書記、局 長 竇自鐵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王勝軍
黨組成員、副局長 苑國忠 趙東明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喬勁剛
黨組成員、總經濟師 李國發
【概況】2013年,保定市國稅系統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總局“三個三”要求,扎實工作、努力拼搏,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稅收收入工作破難求進】2013年,全市國稅系統組織收入工作面臨了金融危機后續影響和全市重點稅源收入下滑的嚴峻挑戰。8月份市局主要領導調整后,在稅收收入短收20.5億元、落后時間進度12個百分點的嚴峻形勢下,先后深入17個單位調查研究,查找管理漏洞,分析增收潛力,兩個月內3次召開全市系統大會,舉全局之力,采取超常措施,全力挖潛增收,打響組織收入攻堅戰。到10月份實現了稅收收入增長由負轉正,全年累計完成全口徑稅收收入171.3億元,同比增收21.5億元,增長14.4%;按政府口徑完成稅收收入152億元,同比增收17.2億元,增長12.8%,收入總量保持全省第四,增速躍居全省第二,完成了省國稅局和市政府下達的組織收入任務,得到市委副書記、市長馬譽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穎的充分肯定,對國稅局的努力給予表揚。
【服務大局成效顯著】進一步完善服務舉措,13個單位辦稅服務廳實現全職能窗口辦稅,11個單位實現國地聯合辦稅。推行納稅服務質量回訪,累計回訪納稅人9500余戶次。辦稅服務評價系統全面覆蓋,實現辦稅服務廳間、各崗位間綜合服務情況的橫向對比。建立納稅人需求征集分析響應機制,征集需求523項。加強納稅人學校建設,全年累計授課390余次,培訓3.8萬戶次。健全日常投訴、咨詢管理機制,處理納稅人投訴29件,切實維護了納稅人權益。
【征管水平不斷提高】強化風險管理。市、縣兩局分別成立數據分析監控中心,按季召開稅源分析監控和風險應對講評會,全年評估補稅3.38億元。推廣先進系統。針對行業性虛開虛抵問題,在淶源縣局試點上線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和貨物運輸增值稅專用發票代開監控管理系統,從技術上堵住了虛開發票的發生。推進優化體系試點。按照省局要求,在望都縣局推行新征管模式下的新流程,市局在高碑店局不調整機構前提下也試點運行新流程,精簡了涉稅業務審批環節;在滿城縣局試點全員管稅實體局,得到省局局長李亞民的肯定。探索稅源專業化管理。市局成立大企業管理局,管理全市稅收集中度50%以上的大企業;各縣(市、區)局對重點稅源實行集中管理,并按照“行業+屬地”的原則調整稅務分局管理職責,有效提高了稅收專業化管理水平。
【稅種管理進一步提升】扎實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涉及納稅人6816戶,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抵扣憑證管理,開展專用發票和運輸發票專項核查,轉出進項稅額1384萬元。通過抓培訓審核、抓過程監控、抓評估核查等措施切實提高企業所得稅管理水平,補繳稅款和避免稅款外流5.66億元,調減虧損1.74億元,貢獻率、虧損面等指標均優于全省平均水平。通過規范征管流程、深化第三方信息利用、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強非居民所得稅管理,入庫稅款1.48億元,同比增長47%。
【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把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作為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抓手,切實提高理論水平和執政能力。推進創建先進領導班子活動,積極開展聯合巡視檢查。配合省局完成10名35歲以下縣局副局長選拔配備工作,選拔任用科級非領導職務36名。交流科級領導干部40名,有序推進基層分局長、科(股)長交流工作。試行基層干部上掛制度,14名基層干部上掛市局機關處室,進一步激發了隊伍整體活力。加強教育培訓,開展全員基本功學習培訓活動,認真組織全省稽查評估方向領軍人才選拔工作,7名優秀人才入選,位居全省第一。
【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深化】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開展領導干部“六觀”教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深入開展“狠剎不良風氣、嚴肅工作紀律”專項治理活動,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認真落實《稅務系統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監督管理辦法》,推行稅收管理內控系統,切實提升內控機制運行質效。強力推進辦公用房清理,市局機關共騰退辦公用房2375平方米,占原辦公用房面積的52%。加大信訪案件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稅檢聯席制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深化行風建設,連續13年保持民主評議行風工作位次領先。
(桂新社)
地方稅收
【保定市地方稅務局】保定市地方稅務局是負責保定市地方稅收征收管理的職能部門,受河北省地方稅務局和保定市人民政府雙重管理,以垂直管理為主。市局機關內設17個處室(中心):辦公室、人教處、績效處、基層處、監察室、機關黨委、督察內審處、財裝處、收入處、征管處、稅政處、納服處、社保處、發票處、信息中心、干部培訓中心、機關服務中心。直屬單位2個:稽查局、稅源監控局。管轄26個縣(市、區)地方稅務局,共有干部職工2475人。
局 長 高會民
副局長 顧建明 劉立峰
孫曉菊(女)
李賀先
紀檢組長 李向陽
總經濟師 姜 濤
稽查局長 劉淑琴(女)
【概況】2013年,全市地稅系統貫徹落實省局“三優兩促進”的總體工作思路,牢固樹立顧大局、重責任、求發展意識,困難壓力面前不退縮,挑戰機遇當頭敢應對,集中智慧、匯聚力量、創新舉措,全系統2013年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全系統共組織各項收入172.60億元,同比增收21.54億元,增長14.26%。其中稅收收入116.73億元,同比增收15.98億元,增長15.87%;社會保險費完成47.05億元,同比增收4.59億元,增長10.82%;其他收入完成8.82億元,同比增收0.96億元,增長12.28%。
全市地稅系統獲得了多項榮譽,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暨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善行河北·德系民生”主題實踐、“優秀團隊·活力地稅”、奪旗爭星等系列活動為牽引,深入選樹先進典型,大力弘揚新風正氣,全面展示文明形象。工作中,涌現出了“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河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河北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河北省五四青年獎章”各1個,“河北省青年文明號標桿”單位6個;推選的11名“優秀稅務工作者”、10名“孺子牛獎”受到省局通報表彰;市局評定獎勵先進集體34個、各類標兵98人,全系統當先鋒、做模范、創榮譽的熱情與干勁競相迸發、充分顯現。
【稅費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全系統共組織各項收入172.60億元,同比增收21.54億元,增長14.26%。在組織收入上,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嚴格堅持依法征收、應收盡收的組織收入原則,在強化重點項目監控、規范執法聯動機制、發揮稽查震懾作用等一系列堵漏增收舉措基礎上,突出加大了分行業分稅種管理,較好地實現了收入增長目標。特別是率先推出的小額貸款行業區域專項整治檢查,措施有力,收效顯著,得到省局領導批示表揚。
【干部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堅持培育優秀團隊,班子隊伍建設基礎穩固。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前期工作安排,市局黨組中心組及機關各黨支部主動把學習擺在首要位置,全面領會中央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重要精神,堅持上黨課、做筆記、寫心得,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行動自覺。全系統認真落實《干部素質提升工作綱要》和省委領導批示肯定的“三級九階”培訓法,堅持分級分類施教、以需定訓、送教育下基層,下大力氣強化財會、征管、稽查等崗位技能培訓,全面選拔尖子人才和業務骨干,進一步增強了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以德為先、績效導向”選人用人機制實施意見,本著“公開、民主、競爭、擇優”原則,選配科級干部120名。其中領導職務69名,非領導職務51名,切實達到了充實一線、提振士氣的目的。
【稅收管理質量進一步強化】一是按照專業化管理、規范化運行的征管工作思路,著力實施稅源管理質量考核,逐月提取征管“五率”數據,每季對基層分局的稅源管理情況通報,方便稅收管理員及時對照整改。二是從加強貨運業管理入手,據實摸排車輛、噸位、代開發票金額情況,有力地防止了該行業轉引稅款、虛開發票現象。三是針對土地交易存在頭稅漏稅問題,依托國土資源部下屬中國土地市場網第三方數據支撐,建立土地交易兩稅稅源監控平臺,定期采集有關土地市場交易數據,引入監控平臺形成契稅稅源數據,通過全方位比對稅源數據與征管數據,及時發現疑點數據,督導基層據實征收,有效堵塞了部門信息不對稱、土地交易不完稅、征管軟件不匹配、執法行為不規范等方面形成的兩稅征管漏洞,實現了土地交易環節稅源無縫隙監控。
【稅收執法水平進一步提高】1.做好全系統稅務干部普法教育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省局《稅收執法考核評議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和《稅收執法崗位職責》,加大對執法行為的監控力度。2.在全省地稅系統率先實行執法聯動,形成了以“控(稅源監控)、管(征收管理)、查(稅務稽查)、核(法規督察內審)、究(紀檢監察)”為“聯動主軸”的執法工作一體化,有力地促進了稅收執法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和規范化,極大地降低了稅收執法風險和廉政風險,奠定了堅實的懲防體系建設基礎。3.進一步發揮稅務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作用。重點關注納稅零申報、負申報、低稅負企業涉稅問題,抓好對房地產、建筑安裝、化工、證券、金融保險、學校、醫療等壟斷行業的專項檢查。加強對企業發票使用情況的檢查,嚴肅整治假發票,有力地整飭了稅收環境。
【稅收服務進一步優化】堅持提供優質服務,納稅服務工作上檔升級。圍繞“優質服務年”活動,重點推介需求全方位、過程全透明、機制全覆蓋的“e稅366”納稅服務品牌,有計劃地培訓納稅人、稅務干部1.5萬人次。以推廣服務品牌為契機,成功承辦了全省納稅服務交流培訓班,形成與上級機關、院校教授、兄弟單位的多維良性互動,進一步擴大了納稅服務的工作視角。市局《創樹“e稅366”納稅服務品牌,暢聯掌上服務“新干線”》經驗材料,被國家稅務總局在納稅服務工作會議上予以刊發交流。同時,借助星級辦稅服務廳建設、誠信興商宣傳月、評選“優質服務星”、為民服務專項行動等時機,認真落實服務承諾,增強服務本領,完善服務手段。扎實網上辦稅服務廳建設,升級改造基本功能設施,在“一窗式”服務基礎上,提供“套餐式服務”,成立納稅人學校,安裝運行24小時多網點自助辦稅終端,推行管理事項前移和“先辦后審”,做到即申即辦、當場辦結,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納稅人,提高了服務效率。
【行風、黨風廉政建設再上新臺階】堅持狠抓黨風廉政建設,作風紀律整頓措施有力。從嚴貫徹落實省局《關于中秋國慶期間加強廉潔自律工作堅決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通知》《落實省委正風肅紀相關要求》,以及各級領導有關干部作風建設重要講話精神等一系列內容。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紀檢組長對口具體抓,加大離任審計和財務管理力度,重點圍繞“抓班子、減房子、封輪子、消牌子、丟瓶子、清盤子、查混子”等七個方面動真格、用重拳、使長勁,始終保持“零容忍”姿態,真正做到加強管理監督和執行問責制度“兩手硬”。確保了全系統未發生頂風違紀、重大事故、刑事案件等問題。民主評議行風工作中,全系統19個單位奪得行政執法類第一名,14個單位奪得行政審批類第一名,市局順利實現“兩連冠”目標。
(馬 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