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路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久久久_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亚洲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男人天堂久久_性中国美女FREE18一19

2010卷保定年鑒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方志館 > 數字方志 > 年鑒 > 2010卷保定年鑒 > 正文

工業

更新時間:2012-06-29 10:32:00點擊次數:434225次

工業

【保定市工業經濟促進局】保定市工業經濟促進局是保定市人民政府負責工業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部門。負責全市工業產業化促進和工業經濟運行調節;分析全市工業發展形勢,研究擬訂全市工業發展戰略、行業規劃;組織工業項目前期工作,安排大中型及市管以上工業項目;負責電力行業管理、協調調度和行政執法。機關實有人員41名。內設六個職能處室:綜合運行處、工業處、電力處、行業協調一處、行業協調二處、行業協調三處。此外,承擔著市減輕企業負擔、三電、春運、治理整頓小水泥、煤炭流通秩序整頓等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另外還擔負著市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加快食品工業發展、加快西部工業發展、工業強市等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

【概況】2009年主要工作:1.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承擔工作。《〈政府工作報告〉2009年工作落實方案》中涉及11項工作內容。均已全部按時完成。其中與其他單位共同作為第一責任單位的3項事項中完成20家紡織服裝企業整合升級工作已經完成26家,提前超額完成。

2.廣泛調研,強化政策性基礎工作,初步構建了促進保定市工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框架。在2008年起草了《關于加快西部地區工業發展的意見》(保發\[2008\]14號)、《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保發\[2008\]17號)和《關于推動全民創業的若干意見》(保發\[2008\]37號)的基礎上,2009年起草了與《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其配套的《實施細則》。為解決工業經濟發展的要素保障問題,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急需新增市區工業熱源點保障冬季重點工業企業正常生產的建議》和《關于加快工業園區電網建設,提高供電能力保障工業經濟科學提速發展的建議》報告。

3.強化運行分析調度,不斷提高保定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國內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堅持動態監測,及時把握運行趨勢。多次召開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會,聽取運行情況匯報,分析研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對企業需要政府協調解決的非市場性問題進行梳理,協助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4.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工業園區和工業項目建設。一是起草了《保定市工業倍增計劃》,為未來3年至5年工業經濟發展制定了規劃。二是園區、重點項目建設取得了新進展:除西部八縣推進的18個工業園區外,落戶清苑汽車產業園區4.67平方公里的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和試驗中心現正在征地,預計到2011年竣工。惠陽科技工業園已初步選址在北市區河北保定工業園區二期規劃區內,現已立項,正在做環評。徐水工業園、定州唐河循環經濟產業園、白溝·白洋淀溫泉城產業聚集區已列入省首批省級產業聚集區。按照中央擴大內需要求,篩選的總投資82億元的26個項目上報省發改委,經省改委篩選報國家發改委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21.7億元;報國家工信部項目2個,總投資4.3億元。目前,有3個機械輕紡項目經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審核通過并下達計劃,共爭取國家資金2150萬元,排全省第五位。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六九硅業項目一期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兵裝天威等重點項目也正在按計劃進度進行建設。同時,加強項目儲備庫建設,目前,項目儲備庫中已儲備項目55個。其中汽車及零部件項目13個、裝備制造項目8個、紡織項目9個、輕工、食品項目17個、建材項目6個、冶金鋼鐵項目2個。并對儲備庫中的項目進行了逐個仔細審查,對缺少材料的項目督促項目單位抓緊時間補全,為下一步爭取國家資金打下基礎。

5.狠抓“工業西進”等戰略的落實,實現保定西部八縣工業發展新突破。一是制定了《強力推動“工業西進”戰略實施方案》,積極謀劃“工業西進”戰略的工業布局。即:“依山、沿路、五業、十六園”。2009~2011年工業發展預期目標,西部8縣謀劃實施工業項目90項,總投資500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利稅超100億元(相當于8縣2008年的10倍),工業增加值142.4億元(相當于8縣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5倍)。二是加強服務,提高成效。西部8縣正在全力推進18個工業園區和38個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的建設,“工業西進”戰略在西部山區全面展開。順平縣一次集中5個工業項目簽約,簽約資金19億多元。“3·26”香港經貿洽談會,滿城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淶源年產1000噸尾礦選礦廠項目簽約,共利用外資2978萬美元。特別是淶源縣引進河北鋼鐵集團入駐,該集團將在淶源建設總投資150億元的河北(淶源)冶金工業園區,是一個立市、立縣的大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80億元,利稅54億元(相當于該縣2008年工業利稅的2.9倍)。

6.積極謀劃全市工業發展布局,構建特色現代產業體系。一是推進紡織服裝產業整合升級。已經完成26家企業的整合升級工作,其中14家企業通過新建項目和技改項目建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企業技術水平,提升節能減排效率;6家企業通過引進品牌或發展自有品牌實現上檔升級,充分發揮品牌的優勢,提高市場占有率和企業贏利水平;6家企業通過企業聯合、兼并、重組等手段,組建企業集團和股份公司,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全市紡織服裝規模以上銷售收入166.82億元,同比增加4.6%;完成工業增加值52.66億元,同比增加7.7%;實現利稅10.6億元,同比增長17.8%。二是打造“京南綠色食品加工(供應)基地”。全市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04.37億元,同比增長57.5%;完成工業增加值30.17億元,同比增加7.2%,利稅總額17.41億元,同比增長30.2%。園區集群效應日益顯現。正在大力打造以高碑店食品產業基地、定州黑龍泉綠色食品產業園、順平食品工業園為主體的三大食品工業基地。

7.加快電網建設,促進電網建設新機制的落實。一是對今年在建的電網建設工程加強調度,召開電網建設調度會,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力爭項目早建設,早投運。二是把電網建設項目倒排工期,劃分時間節點,明確時間、任務和責任人,保證保定電網建設順利進行。三是及時解決施工受阻問題,確保重點項目建設。

8.堅持服務發展理念,積極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一是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問題。幫助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協調關系完善手續。局領導先后解決企業面臨的瓶頸問題約20余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二是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保定市工具廠與保定卷煙廠簽訂房地產轉讓合同未履行搬遷義務的問題久拖不決,嚴重影響煙廠的規劃建設及技術升級改造,制約企業的發展壯大。為盡快落實(2002)保市府辦65號文件精神,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工具廠宿舍搬遷問題,局提出了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經市政府批準,已撥付搬遷資金600萬元,由南市區政府具體負責工具廠宿舍的搬遷。

9.迎難破險,扎實工作,妥善處理了大量較為棘手的問題。一是協調解決工業用汽問題。保定進入采暖期后,由于優先供應居民取暖用汽,造成了工業用汽不足,缺口144蒸噸/時。局組織專門人員對供汽和用汽單位進行多次調研,并組織召開供需雙方協調會,使熱源得到合理調配使用,在此基礎上又組織人員與市環保局共同對市區具備熱源的6家企業進行走訪調查,調查出潛在熱源252蒸噸/時,啟用潛在熱源的建議已上報市政府。二是協調解決工業用電煤緊張問題。在運行局前期溝通協調的基礎上,11月27日至29日,副市長劉寶玲帶領運行局會同大唐保定熱電廠主要負責人等一行7人組成求援組,代表市政府赴山西省陽泉、段王、壽陽等地的煤炭企業,協調保定熱電廠電煤告急問題。經過3天的拜訪、求援和反復細致地工作,求援取得了較好效果,有效緩解了電廠電煤緊張問題。三是保穩定,積極配合解決依棉問題。局先后抽調出6人參加依棉工作組,局長任依棉工作組副組長,幾個月來,多次進京與中紡依棉進行協調溝通,為大王店保定中紡依棉項目建設早日竣工,3個月時間內天天到施工現場督導施工進度,多次召開中紡依棉與施工單位協調會,保證了施工進度。為了分流安置依棉職工,運行局又組織了20余家大、中型企業提供了近3000個工作崗位,依棉職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已接近尾聲。四是保穩定,積極配合解決淶鋼淶銅問題。淶源鋼鐵廠、淶源銅礦破產,需要安置大量職工,市委政府點將,運行局又成為市駐淶源縣淶鋼、淶銅破產工作指導組成員,局領導多次冒雪走訪一線職工,積極協調縣委、縣政府及有關單位、企業,做好職工安撫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積極研究政策,想辦法妥善安置下崗職工,幫助起草了鋼鐵廠、淶源銅職工再就業安置方案、意見、細則,這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之中。五是主動做好對原工業局所屬事業單位接收前的調查摸底工作。原市6個工業局下屬12個經營公司(在職和離退休人員383人),2002年市直機構改革時,將原幾個工業局撤銷,反映無主管部門、欠發工資生活困難、欠繳養老保險、未辦醫保或欠繳醫療保險不能享受醫保待遇、國有資產流失、拆遷遺留問題等問題現象嚴重,為落實市領導指示精神,主動做好對原工業局所屬事業單位接收前的調查摸底工作,為市委政府排憂。六是督導企業做好接受國際核查準備工作。配合省禁化武辦公室對順發、金星等監控化學品生產企業進行了檢查,督導企業做好生產特別許可和接受國際核查資料準備工作。對順發、金星、信譽三家監控化學品生產企業,辦理生產特別許可申報資料進行了初審,協助企業完善申報資料。

局長苑豐平

副局長閆海清

總調度長馮躍強

(邱佃河)

 

工業運行

工業·工業運行

【概況】2009年,在整體經濟環境受金融危機影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保定市工業依然實現了較快增長,順利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工業生產增速穩定提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77.1億元,居全省第5位;工業增速14.6%,完成了全年14%的任務目標,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逐月回升。受金融危機的沖擊,09年初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了近年來最低點,在國家擴內需政策的拉動下,經過工業系統的共同努力,工業增速逐月回升;從下半年開始,工業增長的積極因素增多,工業企穩回升態勢基本明朗。全市25個縣(市、區)和2個開發區中,22個縣(市、區)和2個開發區均超額完成了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目標,南市區、望都縣、白溝·白洋淀溫泉城、高開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20%以上。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710.2億元,同比增長11.7%,占GDP的比重(工業化率)為40.8%,比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7.5%,同比提高了2個百分點,表明保定市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規模工業的集中度有了進一步提高。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520家,較上年增加173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00.1億元,同比增長17.1%;實現利稅156.3億元,同比增長34.4%;實現利潤98.1億元,同比增長47.6%;虧損企業264家,較上年減少21家;虧損企業虧損額8.14億元,同比下降67.8%;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94.1%,同比提高了12.3個百分點。工業主要效益指標增幅排全省首位,且明顯高于生產增速,實現了效益和生產同步提升。工業納稅是市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貢獻不斷增加。據國稅和地稅部門統計,2009年全市工業(制造業)整體上交稅金72.7億元(其中國稅61.9億元,地稅10.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20.8%(其中國稅增長21.8%,地稅增長16.1%),占全市全部稅收的51.9%,占全部財政收入的43.6%,所占比重較2008年分別提高了1.9個和3.6個百分點。

【重點產業支撐作用突出】保定市重點發展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及能源設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和建材五大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對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更為突出。1~12月份,五大主導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60.5億元,增長18.3%,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3.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4.6%,較上年增加了9.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3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7.2%。五大主導產業實現利稅95.8億元,同比增長31.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61.3%;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實現利稅35.3億元,同比增長102.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22.6%,支撐作用顯著。

【項目和園區建設成效顯著】2009年,保定市工業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66.0億元,同比增長31.6%。全年279項省、市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83.1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15.6%,其中,省重點工業項目92項,完成投資115.2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1%。一批重點產業支撐項目竣工投產,極大增強了保定市工業發展后勁:總投資126億元的六九硅業硅材料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產;投資16.2億元的河北大無縫銅光亮桿項目土建工程提前完工;英利集團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長城汽車沖壓件、容城澳森制衣擴建、河北宏潤高檔精梳紗及面料、定州旭陽焦化年產20萬噸甲醇、白溝出口箱包等39個省、市重點項目已竣工。此外,國華定洲電廠二期3號機組投入商業運營,4號機組正抓緊施工;南郊熱電廠60萬千瓦發電項目年前已經國家發改委核準,已成功奠基正在抓緊建設。2009年底,全市各類產業園區達到43個(其中省級以上7個),入園企業達到3078家,其中新增入園企業493家,新增就業人數4.34萬人,總規劃面積384平方公里,已開發114平方公里。園區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98.7億元,實現增加值323.0億元,實現利稅136.7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5.1%、27.2%和26%。

【“工業西進”戰略全面展開】按照“依山、沿路、五業、十六園”的總體思路,保定市研究制定了西部工業2009~2011年預期發展目標,謀劃實施工業項目90項,總投資500億元,這些項目達產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利稅超100億元,新增增加值142億元。保定市積極通過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助推進西部工業發展,09年新上千萬元以上項目341個。其中組織順平縣一次集中5個工業項目簽約,簽約資金19多億元。“3·26”香港經貿洽談會,滿城1000噸多晶硅項目、淶源1000噸尾礦選礦廠項目簽約,利用外資2978萬美元。特別是淶源縣引進了河北鋼鐵集團入駐,投資150億元建設河北(淶源)冶金工業園區,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80億元,利稅54億元。目前,西部8縣的16個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新上341個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工業西進”戰略已全面展開。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2009年全市共有5家企業分獲國家、省認定,其中: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河北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保定藍波節能燈具有限公司、鵬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大洋飲食品有限公司四家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企業技術中心30家,09年共爭取專項資金1800萬元,其中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爭取國家補助資金500萬元、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爭取國家補助資金500萬元、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爭取國家補助資金800萬元。

【存在的主要問題】同省內先進市相比,保定市工業經濟總量在省內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均工業指標省內排位依然靠后。工業經濟中仍有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通過加快發展得到解決。

   1.工業整體實力不強,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保定市是全省的第1人口大市,人口總數占全省的1/6。但是工業經濟總量目前仍處于全省的中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居全省第5位),人均指標在全省排位仍較為落后(人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全省第10位)。2009年盡管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始終位于全省前列(第3季度保持在首位),但與兄弟市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低,已成為制約保定發展的“短板”,工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2.縣域特色產業聚集度低。保定市有很多縣的產業有一定的特色和傳統優勢,但聚集度低,區域關聯性差,基本上是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有的縣盡管謀劃了一些工業聚集區,但基礎設施不完備,園區管理不健全,不能形成資源、信息、土地、人才、服務等共享,沒有規模優勢,形不成合力。3.工業產品結構有待提高。保定市傳統的中間加工型產品占整體工業的比重較大,產業鏈條短,集約聚集化和產業集中度還不夠;工業企業初級產品多,高端產品少,缺乏名牌產品和擁有核心技術的產品;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足,掌握核心技術少、自主創新能力較弱,與實現“工業強市”目標要求還有較大差距。4.受資源、環境影響較大。保定市自然資源相對匱乏,工業結構以加工制造業為主,主要工業產品原材料成本占比重產品價格的70%以上,受上游原材料價格和終端產品市場的制約嚴重。同時,工業項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中面臨的土地、資金等“瓶頸”制約,短時期內難以有效緩解,工業可持續發展受資源環境限制多,基礎弱、壓力大,后勁不足。

(邱佃河)


 

部分企業簡介

工業·部分企業簡介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民營跨國公司,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卡、SUV專業廠商。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20余家,員工18000多人,擁有4個整車生產基地(皮卡、SUV,轎車、MPV),具備發動機、前后橋等核心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年產能40萬輛。

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中,長城汽車經營質量首屈一指。長城汽車連續多年在各大銀行,包括民營銀行的信譽等級達到3A+級。2009年底,實現銷售收入169.7226億元。利稅9.7757億元,沒有貸款。

2006年4月,長城品牌被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評為“推薦出口品牌”,長城汽車同年入選《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100榜,同時被中國商務部、發改委授予“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稱號。2007年1月,長城品牌被商務部評為“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2004年以來,長城汽車多次榮獲“民營上市公司十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中國制造500強”、“中國工業企業500強”、“中國汽車工業銷售收入三十強”、“河北民營百強之首”等榮譽。

2007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改工業〔2007〕2934號)文正式核準批復了長城轎車項目及長城工業園三期工程建設規模。長城汽車的產品理念是“定位于全球市場,融匯最新技術,打造高質價比創新技術的精美產品”。在轎車、MPV體系中,長城汽車已成功研發出6個品種,長城“精靈”、長城“炫麗”、長城“酷熊”,“凌傲”、長城“迷你”SUV和“嘉譽”MPV。

在皮卡系列中,形成高、中、經濟型全系品種;在乘用車系列中,正在開發生產10款0.8~1.5升轎車,兩款MPV。在整車生產研發的基礎上,長城注重汽車產業鏈的完善,長城正在規劃中的零部件基地占地3600畝,一大批節能、環保的發動機、變速箱、汽車底盤、電器、車身、內外飾、模具制造等主要零部件配套產品在這里落戶。

【保定卷煙分廠】保定卷煙分廠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有企業,2004年與石家莊卷煙廠聯合重組。占地面積近200畝,擁有固定資產原值4.8億元,在冊職工1700多人。企業擁有多臺套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卷接包、制絲等主要生產設備,生產制造工藝達到國際標準,2001年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年生產能力近40萬箱。

主要生產“玉蘭”、“白沙”、“新石家莊”等名優品牌。“玉蘭”卷煙是河北省名牌產品、全國卷煙優等品,2002年5月,“玉蘭”商標被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2004進入全國卷煙產品百牌號目錄。企業先后榮獲中國百佳工業企業形象、中國煙草制造行業企業形象十佳、全國質量·服務誠信示范企業、河北省百強工業企業、河北省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河北省工業行業綜合實力優強企業等榮譽稱號。

2009年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5.0815億元,實現利稅7.7901億元。

根據企業定位,保定卷煙分廠制定了“打造一流的卷煙生產加工企業”的發展戰略,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注重提升精益生產水平,使企業步入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保定天威集團公司】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保定變壓器廠)始建于1958年,1995年成為國務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百戶試點企業中首家按照《公司法》改制并規范運營的企業集團,2001年在上海滬市發行A股股票(天威保變),2008年正式成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全資企業。兩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天威集團擁有15個控股子公司,9000余名員工。主導產品電力變壓器,產能達到1億KVA,是世界上電壓等級覆蓋最廣、產品品種最多、設備設施最齊全、單廠產量最多的變壓器供應商,是世界上惟一一家500kV變壓器“零事故”的企業集團。天威集團還加大對硅材料、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以及系統集成項目的投資,成立了風電公司,還參股天威英利公司和新光硅業公司,具有從硅料、硅片、電池到系統集成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2008年列中國制造業500強第308位,220kV級變壓器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企業綜合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在全國變壓器行業居第一位。

   2009年,天威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01325萬元,年上交稅金47563萬元。

【保定鈔票紙廠】保定鈔票紙業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以下簡稱總公司),其前身為保定鈔票紙廠。2009年8月25日更名為保定鈔票紙業有限公司(簡稱保鈔紙業公司)。位于保定市新市區,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家鈔票紙廠,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鈔票紙專業生產廠家之一。是中國鈔票紙生產的主力軍,高級防偽紙張的主要供應商,也是中國鈔票紙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基地,2001年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鈔票紙專業生產廠家。該廠位列中國工業企業500強,多次榮獲“河北省文明單位”稱號。

全廠有職工2600余人,近500名工程技術人員;各類機制紙生產能力為30000噸。2009年該廠實現銷售收入158678萬元,年上交稅金27966萬元。

該廠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企業經營,努力提升“綠色工藝”水平,實行清潔生產,注重污水治理,是河北省惟一一家“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實施“科技興廠”戰略,鈔票紙技術研究所2003年被確認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致力于研發防偽技術和專有技術,《一種中性鈔票紙生產工藝的研究》獲20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多項研究成果應用于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制,被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授予一等獎,另有多項技術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專利證書。

【淶源縣奧宇鋼鐵有限公司】奧宇鋼鐵有限公司隸屬于河北奧威實業集團,是一家以鋼坯生產、銷售為主的民營鋼鐵企業,公司依托集團自有礦產資源優勢初步形成以冶金產業為核心,集鐵礦石開采與精選、球團、燒結、煉鐵、煉鋼、發電、冶金貿易于一體,綜合實力居于同行業前列,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公司自06年以來先后榮獲保定市“先進納稅企業”、“AA+級信用客戶”、“省級信用優良企業”、“河北省百強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截止到2009年底公司資產總額10.04個億、員工2120人,具備年產生鐵100萬噸、鋼坯120萬噸生產能力。2009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5.2438個億,實現利稅1.8027億元。

   作為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公司將在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適應日益嚴峻的市場形勢。未來五年,公司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適應市場需求的熱軋、冷軋、彩涂板卷等深加工項目,努力建設精品鋼材、特種鋼材生產基地。并積極向做大、做專、做強的方向不斷邁進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一體化光伏產品制造商。公司業務涉及電池組件的設計、制造和銷售,以及并網、離網光伏應用系統的設計、銷售和安裝。是目前國內惟一擁有從多晶硅鑄錠、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到光伏系統應用完整產業鏈的企業。目前注冊資本33.75億元,總資產60.63億元,英利公司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75.8956億元,年上交稅金1.6991億元。經過一、二、三期的建設,截至目前為止,英利在多晶硅鑄錠、硅片、光伏電池片和光伏電池組件等環節的產能均已達到200兆瓦。2007年6月8日,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河北省第一家在美國紐交所主版上市的企業。

   目前英利在保定擁有六個廠區;在中國擁有3個分公司;在世界——英利歐洲、英利中國、英利西班牙、英利希臘、英利意大利……英利已經成為國際化生產、全球化營銷的企業;入選2007年德勤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三年的業務增長率為1260.18%;2008福布斯中國最具潛力企業;YGE被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評為175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和最活躍的股票之一,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9年英利面臨新的市場形勢,隨著世界環境惡化的加劇,氣候變暖的加快,油價攀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已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產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站在新的起點上,英利將以創新者的睿智開創工作新局面,以務實者的執著扎實干好每一項工作,繼續做實做強可再生能源產業,參與更深、更廣泛的國際競爭,高起點、高標準地謀劃新項目建設,提升經濟規模和經濟實力,全面完成2009年生產、經營計劃,實現英利又好又快發展。

【中航(保定)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中航(保定)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保定惠陽航空螺旋槳制造廠、中國航空工業燃機動力(集團)公司和美國美騰風能有限責任公司四方投資興建的中美合作經營企業。公司注冊資金1.475億元人民幣,主要開發和制造系列化風力發電機組風輪葉片產品,主要產品有600kW、750kW、1.0MW、1.2MW、1.3MW、1.5MW、2.0MW、2.5MW、3.0MW等系列風電葉片。

   公司研發實力雄厚,公司成立以來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等10余項國家課題,成為推動風電機組國產化工作的核心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風電葉片專業制造商。截至目前,公司各種型號葉片共3000余副發往風場,已經在新疆達坂城、甘肅玉門、黑龍江木蘭、山東長島、內蒙赤峰等50余個風電場裝機運行;特別是2007年,公司部分產品實現出口美國、南非等國家,奠定了國產葉片進軍國際市場的里程碑;1.5MW葉片在我國惟一海上風電場機組裝機運行,實現了海上風電機組裝機零的突破。

200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12569萬元,年上繳稅金26503萬元,占據國內新增風電葉片40%左右的市場份額。


【河北國華定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北國華定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由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建設投資公司、河北省電力公司三方按4:3:3比例共同出資于1999年3月創始組建。公司于1999年6月18日正式成立籌備處,2000年8月15日正式注冊為"河北國華定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1月16日更名為"河北國華定洲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17946萬元,年上交稅金16650萬元。經過三次股權轉讓,目前公司股東由中國神華能源股份公司(40.5%)、河北省建設投資公司(40.5%)、大唐河北發電有限公司(19%)三方組成。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國華電力分公司負責對定洲發電公司執行董事會的決議情況、以及董事會閉會期間的基本建設、生產經營等日常工作進行管理。

公司設有總經理工作部、人力資源部、財務產權部、經營管理部、企業文化部、生產技術部、安健環部、發電運行部、設備維護部、物資部共十個部門。

公司一期工程建設2臺600MW國產引進型亞臨界火力發電機組,于2001年8月18日開工,1號機組于2004年4月26日比計劃工期提前5天投產,2號機組于2004年9月10日比計劃工期提前81天高標準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兩臺機組投產后,運行狀況良好。

一期工程建設按照國華公司“六更一創”的內在要求和貫徹落實“小業主、大監理、大咨詢”的基建管理體制,實現了“安全、優質、正點、規范”的目標。獲得了“國家優質工程”銀獎。整體工程施工建設質量被專家評定為“華北一流水平”。工程總投資決算為349340萬元,大大低于465363萬元的工程概算,用投資結余主動上了脫硫工程,做到了“占地小、投資省、用人少、管理新”,為以國產設備打造“國際一流電廠”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定洲發電廠二期工程于2007年6月15日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能源【2007】1313號文核準,于8月16日開工建設,下設工程部、計劃部、基建物資部三個部門。

   2008年,公司堅持“創建五型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這一戰略核心,抓住“確保一期兩臺機組安全、高效運營,確保二期工程高品質、高速度建設”的兩條工作主線,突出“加強設備管理、建立技師機制、推進工程建設”三項重點工作,把握“決策科學、責任明確、機制完善、流程簡化、執行高效”五項管理原則,實現一期生產經營、二期工程建設雙豐收,開創定電公司“五型企業”建設新局面。

【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02年5月17日,系長安(汽車)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2年7月8日,舉行了開業掛牌儀式,首輛長安小卡SC1011G下線,河北省政府才利民副省長等省、地、市各級領導到會祝賀,標志著長安小型商用車生產基地的正式成立。從2003年產銷3000輛,到2007年產銷雙雙突破15萬輛,河北長安成為河北省產銷量最大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以驚人的速度創造著跨越式發展的奇跡

200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32223萬元,年上交稅金26116萬元。

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河北長安現已成為長安(汽車)集團小型商用車和出口車的重要生產基地,是長安汽車實施“北上戰略”的重要窗口企業,公司現有員工2300余人,注冊資本2.65億元,廠區占地面積300余畝,整車年產能力達到20萬輛。河北長安立足華北平原,產品暢銷全國,其中微型貨車的市場占有率為同行業第一。公司產品出口美國、巴基斯坦、敘利亞、阿爾及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海內外用戶的青睞。

公司擁有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為一體的生產線,具備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產品結構以升級換代的微型汽車——“長安星卡”系列和以“長安星光”為代表的小客車系列為核心,基本形成了“兩大組群,四大系列”的產品譜系,產品品種達到200多個。

總規劃面積達5000畝的“河北長安汽車工業基地”,目前已初具規模,現入園企業達到11家。工業基地以集團優勢為依托,以市政府優惠政策為紐帶,吸引配套企業投資建廠,以降低運輸成本,挖潛增效。河北長安工業基地的開發建設,將進一步優化保定市和定州市投資環境、發揮汽車產業鏈的巨大拉動作用,促進和帶動地方工業經濟的增長。

河北長安公司連年被評為河北省“重質量、守信譽”單位,躋身河北省百強企業,已于2004年初通過ISO9001:2000版質量體系認證、通過了中國3C強制認證,形成了規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實施了ERP信息化管理系統。河北長安一直致力于小型商用車產品的研制,并擁有一支依托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專業從事小型商用車產品設計、研發的科技隊伍,不斷推出新產品。公司尊重人才、重視科技、以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

河北長安公司緊緊圍繞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提出的“622”和長安集團“3337”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大長安”企業文化,強化集團管理意識,倡導“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企業精神,開拓具有河北長安特色的發展之路,締造小型商用車優質品牌的象征。

(邱佃河)

(編輯:admin)
  • 上一篇:農業
  •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罗江县| 宿迁市| 两当县| 淳安县| 淮阳县| 济南市| 建昌县| 弋阳县| 宁明县| 永福县| 林周县| 阿尔山市| 巍山| 鄂托克旗| 酒泉市| 疏勒县| 日土县| 屏东市| 苏尼特右旗| 云浮市| 雷山县| 大名县| 嵊州市| 遂川县| 吴川市| 斗六市| 名山县| 吐鲁番市| 连州市| 莒南县| 文安县| 阿合奇县| 茌平县| 桑植县| 广西| 两当县| 凯里市| 竹山县| 大同市|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