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南市區]
區域位置 位于保定市區東南部,北緯38°47′00.00″~38°52′05.00″,東經115°21′49.00″~115°34′39.00″之間,東與清苑縣接壤,南與清苑縣接壤,西與新市區相連,北與北市區毗鄰,區政府駐地玉蘭大街588號,北距北京141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8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4公里,總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850人。
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及保新、保衡、保滄等省級公路穿經,與區內“六橫六縱”主干道相交,聯通外境,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南市區是古城保定悠久歷史文化的核心區,市區90%的文物古跡在南市區,主要有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大慈閣、淮軍公所、清河道署等。
建置區劃 南市區始建于1953年,系由原一區和四區合并而成,1955年定名南市區。1959年與北市區合并稱“路東區”,1960年路東、路西兩區合并為“市區”。1961年“市區”劃分為新市區、永華區、裕華區、興華區四個區。1962年9月興華區和裕華區南部合并成立南市區。1987年11月,撤銷郊區建置,楊莊、南大園、焦莊三鄉劃屬南市區。1997年,南市區轄5個街道、3個鄉:聯盟路街道、紅星路街道、裕華路街道、永華路街道、南關街道、南大園鄉、焦莊鄉、楊莊鄉。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調整保定市部分縣區的行政區劃。其中:(1)將清苑縣五堯鄉所轄的西小莊、烏馬莊、東五堯、西五堯、北五堯、管莊、小祝澤、四平莊、北唐莊、豐臺10個村劃歸南市區,南市區設立五堯鄉,鄉人民政府名稱、駐地不變;(2)將清苑縣清苑鎮所轄的青堡、畢莊、趙莊、新安鋪、褚莊、連莊一村、連莊二村、連莊三村、朱莊、阮莊10個村劃歸南市區焦莊鄉;北溝頭、南溝頭、南辛莊、北辛莊、安莊5個村劃歸南市區五堯鄉;(3)撤銷清苑縣大陽鄉,將所轄的大陽西、大陽東、中陽、下閘4個村劃歸南市區楊莊鄉;(4)將省榮軍醫院、河北農大農場、先鋒機械廠3個單位所轄的地域從清苑縣境內劃至南市區境內,各自隸屬關系不變。(5)將楊莊鄉所轄的小營坊、劉莊、東關3個村劃歸北市區東關街道辦事處;西康劃歸北市區東金莊鄉。楊莊鄉繼續管轄剩余的7個村。南市區共增加25個村、3個單位,4.02萬人,57.33平方公里。至此,南市區轄5街道4鄉,共58個村、78個居委會,22.9萬人,99.3平方公里。2000年,南市區轄5個街道、4個鄉。
2011年末轄南關、聯盟、紅星、永華、裕華5個街道,南大園、楊莊、焦莊、五堯4個鄉,共9個鄉級行政區;下設4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1個村民委員會,共109個群眾自治組織。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9.0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68萬人,另有流動人口1.39人。總人口中,男性14.29萬人,占49.14%,女性14.78萬人,占50.86%。人口以漢族為主,28.06萬人;有少數民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壯族等36個民族,1.01萬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9.30‰,人口死亡率5.56‰,人口自然增長率3.74‰。
[原北市區]
區域位置 位于保定市區東北部,北緯38°51′40″~38°56′00″,東經115°28′30″~115°35′31″之間,北與徐水縣相接,南與南市區接壤,東與清苑縣毗鄰,西與新市區相連,北距北京市區140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23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15公里,總面積82.3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969人。
建置區劃 北市區始建于1953年,由保定市二、三區合并而成,1955年定名北市區。1959年南北市區合并為路東區。1960年路東區、路西區合并為市區。1961年市區劃分為新市區、永華區、裕華區、新華區四個區。1962年將永華區和裕華區北半部合并為北市區。1973年4月建立中華路、和平里、光華路、建華路、五四路5個街道辦事處。1981年將光華路辦事處改為西關辦事處。1987年底,市政府撤銷郊區,將韓莊、東金莊兩個鄉共18個行政村劃歸北市區管轄。1997年,北市區轄5個街道、2個鄉:和平里街道、五四路街道、中華路街道、西關街道、建華路街道、韓莊鄉、東金莊鄉。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調整保定市部分縣區的行政區劃。其中:(1)將清苑縣百樓鄉所轄的北高莊劃歸北市區韓莊鄉;張莊、頭臺、柴樓、西百樓、東百樓、后營、東大夫莊、西大夫莊、蔡莊9個村劃歸北市區,北市區設立百樓鄉;(2)撤銷清苑縣大陽鄉,將所轄的米家堤、蘭辛莊、何辛莊、銀定莊、東后營、傅村6個村劃歸北市區東金莊鄉;(3)將滿城縣大馬坊鄉所轄的徐河橋、譚莊、東良、王西良、大西良、蘆莊、留守墳、店上、河北、河西營11個村劃歸北市區韓莊鄉;(4)將徐水縣漕河鎮所轄的楊指揮營、路家寺、楊村3個村和留村鄉所轄的太保營、南常保2個村劃歸北市區百樓鄉;(5)將韓莊鄉所轄的馬家園、張莊、郭莊、城苑、李莊5個村劃歸五四街道辦事處,北關村劃規中華路街道辦事處。韓莊鄉繼續管轄剩余的5個村和由滿城縣大馬坊鄉劃入的11個村以及新市區韓莊鄉劃入的2個村。北市區共增加39個村,4.09萬人,52.03平方公里。全區轄5街道3鄉,共57個村、80個居委會,24.1萬人,82.33平方公里。
2011年末轄和平里、五四路、西關、中華路、東關5個街道, 韓莊、東金莊、百樓3個鄉,共8個鄉級行政區;下設5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9個村民委員會,共111個群眾自治組織。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2.6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95萬人,另有流動人口22147人。總人口中,男性16.96萬人,女性15.72萬人,以漢族人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