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路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久久久_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亚洲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男人天堂久久_性中国美女FREE18一19

保定讀本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方志館 > 數(shù)字方志 > 地情文獻 > 保定讀本 > 正文

第六章 刻在記憶中的遺產 “南有端北有易”之易水硯

更新時間:2020-01-09 09:56:43點擊次數(shù):323404次

在中國,筆、墨、紙、硯有“文房四寶”之稱。書畫界的人只要說起硯,都知道“南有端北有易”之說,就是南有端硯,北有易硯。易硯,也稱易水硯。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易水硯傳統(tǒng)制作技藝因其典型性、代表性和重大影響而入選。

易水硯因產于古易州,故名“易硯”“易水硯”,又稱“易水古硯”,始于戰(zhàn)國,盛于唐宋。2006年,在南水北調易縣段文物保護發(fā)掘工程中,在古墓中出土了一組東漢時的石黛板,專家們經考證,認定為較早的易硯。

易水硯取材于易水河畔西峪山的紫灰色水成巖。石質細膩,色澤鮮明,石面光澤,細潤如玉,質剛而柔,具備硯石所要求的發(fā)墨、儲墨、潤筆、勵毫四大條件,是制硯的最佳石料。明弘治《易州志》載:硯石有紫、綠、白、褐色,質細而硬,為硯頗佳。在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曾將易水硯作為珍寶分賜左右近臣。易水硯、柳葉煙和磨盤柿并稱“易州三寶”,為清廷貢品。

易水硯與端硯、歙硯齊名。不僅有悠久歷史,而且還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唐晚期,易州奚超和奚庭珪父子在易水河畔津水峪制佳墨與名硯,墨稱“易水法”,硯為“易水硯”。五代時,戰(zhàn)亂頻起,奚超攜子庭珪及全家南逃至歙州,見那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來,重操制墨舊業(yè),成為“徽墨”“歙硯”的開山祖。

易水硯的造型主要分魚、龜、龍、蠶、蟬、琴、棋七大類,120多種雕圖。雕花圖案多以吉祥幸福、神話傳說為題材,其中有二龍戲珠、松鶴望月、八仙下棋、桑蠶吞葉、龍鳳朝陽、哪吒鬧海、水漫金山、明月松間照、犀牛望月、喜鵲登梅、金龜獻壽、百鳥朝鳳、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具有民族色彩的畫面。這些畫面都是隨料定型,刀法精細,形態(tài)逼真。

易水硯以石質細膩、宜書宜畫、造型典雅美觀,受到書畫家的珍愛。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銷往國外,尤其深受日本、東南亞客商的歡迎。易水硯曾獲中國名硯博覽會金獎、中國文房四寶協(xié)會“國之寶——中國十大名硯”稱號。重30噸的“中華九龍”硯陳列于北京中華世紀壇。為紀念香港回歸制作的5噸巨硯“歸硯”,作為國寶收藏于北京人民大會堂。

(編輯:保定方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新兴县| 当阳市| 祁门县| 湖南省| 海城市| 石棉县| 锡林郭勒盟| 余姚市| 白城市| 德格县| 饶平县| 太仆寺旗| 金湖县| 承德市| 正阳县| 屏东市| 东港市| 宣恩县| 噶尔县| 都兰县| 青铜峡市| 时尚| 金昌市| 武穴市| 福安市| 巩义市| 镶黄旗| 弥勒县| 华安县| 瓮安县| 海城市| 如东县| 闻喜县| 德兴市| 文昌市| 乐山市| 云安县| 临夏市| 丘北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