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路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久久久_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亚洲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男人天堂久久_性中国美女FREE18一19

保定讀本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方志館 > 數(shù)字方志 > 地情文獻 > 保定讀本 > 正文

第五章 奇瑰的國寶 經(jīng)典碑刻造像

更新時間:2020-01-09 09:24:16點擊次數(shù):349611次

千年紀念碑——北齊義慈惠石柱

義慈惠石柱,因建于北齊,又稱北齊石柱,位于定興縣城西10公里的石柱村西北一高臺上,北距易水河250。高臺上原建有沙丘寺,現(xiàn)僅存石碑兩通。石柱雕刻帶有南北朝風格,是不可多見的歷史佳作。

北魏孝昌末年(525527),朝政腐敗,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最終爆發(fā)了杜洛周、葛榮等農民起義。石刻3400字“頌文”記載的內容是北魏孝明皇帝親征鎮(zhèn)壓起義軍,雖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立場上所寫的,但卻反映了當時農民起義的歷史背景。當時定興一帶是起義軍和官兵交鋒之地。起義軍戰(zhàn)敗后,尸橫遍野,當?shù)孛癖妼⒘x軍殘骨收斂,尸體合葬,并建立紀念物,初為木質,后北齊官府在大寧二年(562年),易木質為石質,刻了“頌文”,取名標異鄉(xiāng)義慈惠石柱。

石柱設計精美,雕刻細膩,造型奇特,全柱分基礎、柱身與石屋三部分,通高6.65。基礎是一塊大石,基石上有覆蓮座柱礎。蓮座包括方臺、梟線、覆蓮三部分,柱身高4.5,用兩段短淺棕色石灰石壘接而成。柱身為一不等邊八角形,自下而上逐漸收小,每高1,收約2.5厘米。柱的上部,約于通高的四分之一處,東南、西南兩隅角為了鐫刻題字而未削邊棱,形成平面,“頌文”和題名等刻在柱身的各面。

石屋建在柱頂之上,為一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單檐四阿頂小屋。石屋刻出屋頂、檐椽、角梁、斗、闌額、柱子,前后當心間刻火焰龕門、佛像,兩次間刻出方窗,恰如一座完整的三間殿宇的模型。石屋下面一塊長方形石板,作為屋的基礎,也是柱身的蓋板。在蓋板的底面,刻蓮瓣、圓環(huán)、古錢及花果等紋飾,使人從下面望上去,不致單調乏味。佛像的臉型、背光均為南北朝雕刻風格。石屋柱子卷煞收分以及其他手法,為研究南北朝時期古建筑形制特色提供了極其可貴的實物例證。

唐龍興觀道德經(jīng)幢

又名唐玄宗注道德經(jīng)幢,龍興觀建于唐景龍二年(708年)。據(jù)《天下輿地碑記》載,易縣道德經(jīng)幢于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立在易縣城西開元觀(現(xiàn)其地望已不可考),后遷至城內西南隅的龍興觀今址。

唐代統(tǒng)治者尊老子李耳為其始祖,以此來神化李姓皇族。玄宗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親注老子《道德經(jīng)》,頒之全國,下詔要求“士庶家藏一本,勸令習讀,使知指要”。并命各州縣鐫刻道德經(jīng)幢,供人們頌讀。開元二十六年初在今易縣奉敕豎立了石刻道德經(jīng)幢。

道德經(jīng)幢為八角柱體,幢高6米,分幢座、幢身、幢頂三部分。除幢頂為青石屋頂,其余皆為漢白玉石。幢座為一仰蓮石雕,座下的方形平臺為后世補砌。幢身由上下兩塊漢白玉雕刻而成,通高4.29米,直徑90厘米,平面為八角柱體,每面寬40到42厘米不等。幢身書有“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經(jīng)”的字樣,各面鐫刻老子《道德經(jīng)》5000言,字體工整秀麗,剛勁飄逸,筆法流暢,是唐代書法的佳作。但遍尋幢身,未發(fā)現(xiàn)書者姓名。據(jù)經(jīng)幢上翁方綱“蘇靈芝書道德經(jīng),不著名氏,故著錄家皆未之及……”的題記,索讀對比蘇靈芝書易縣的《大唐易州鐵像碑》《夢真容碑》和現(xiàn)存保定蓮池的《易州刺史田仁琬德政碑》的字體書寫風格,認為此碑應出自蘇靈芝手筆。

(編輯:保定方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塔河县| 工布江达县| 九江县| 陇川县| 深州市| 襄垣县| 通海县| 修文县| 铜陵市| 吴堡县| 楚雄市| 富平县| 高平市| 新绛县| 漳浦县| 蕲春县| 永靖县| 府谷县| 应城市| 柳江县| 揭阳市| 吉隆县| 绩溪县| 吴桥县| 巧家县| 诸暨市| 梁河县| 海淀区| 福建省| 万载县| 海晏县| 灌云县| 青川县| 沙田区| 房山区| 松江区| 渭南市| 潞城市| 合山市|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