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藏(生卒不詳)高陽人。其祖父許道幼年時因母親長期患病而博覽醫方,且究極醫理,遂成名醫。他曾告誡兒子們說:“為人之子,嘗膳視藥而不知方術,豈能稱做孝子?”于是世相傳授。許智藏從青年時起,便以醫術高超名傳遐邇,且因此而顯達,先仕南朝陳,任散騎常侍。
陳滅后,隋文帝任用為員外散騎侍郎。開皇二十年(600),許智藏奉旨到揚州,正遇秦孝王楊俊病危,隋文帝派人召許智藏為其醫治。診脈后,智藏說:“病已入心,不可救也。”果如其言,楊俊數日而亡。皇帝為表彰他醫術高明曾賞賜其綢緞百匹。大業元年(605),許智藏辭官回鄉。隋煬帝每有疾病,都令中使來詢訪,或以輦迎入宮殿,扶登御床,凡許智藏所開藥方,無不奏效。后一直行醫于本鄉,80歲卒于家。
族人許澄,亦以醫術顯赫一時。許澄博有學識,繼承家業,醫道益精,歷任尚藥典御、諫議大夫,封賀縣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