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漢(?~前65)字子都。西漢蠡吾(今博野)人。早年做過郡吏、州從事等小官,比較了解民眾的疾苦。他知人善任,為洞察民情,善用“鉤距法”尋找線索,使趙廣漢比較準確地掌握了所管地區情況,加之他辦事果斷,執法不避權貴,有力地打擊了不法之徒。因而政聲卓著,很受百姓擁護。漢宣帝時,趙廣漢升任穎州太守,穎州的原氏、儲氏兩大家族養客行盜,橫行鄉里,民憤極大,前任太守對他們的惡行束手無策。趙廣漢就任后,懲辦了原、儲兩家行盜猖狂者,接著又以分化瓦解、逐個解決的策略,嚴懲原氏、儲氏不法之徒,沉重打擊了當地的邪惡勢力,使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地方豪紳不敢輕易為非作歹。后調任長安京兆尹。京都豪紳杜建也豢養了大批賓客,經常四處作惡,兼并土地,殘害百姓,趙廣漢對其警告,不聽,就堅決將其抓捕,京都一些與杜建有牽連的豪紳、官吏都來說情,趙廣漢不允,他們便密謀劫獄。趙廣漢警告他們說:“如果敢于劫獄,一律滿門抄斬!”遂把杜建綁在大街上示眾,沒有一人敢動。此舉轟動了京城,百姓贊不絕口,認為自漢以來,做京兆尹的沒有人比得上趙廣漢。后來,連匈奴也知道了趙廣漢的政績,稱贊不已。
西漢末年,貴族官僚、大地主都擁有大量奴婢,他們任意蹂躪、宰割奴婢,奴婢問題成了僅次于土地兼并的社會問題。宣帝元康元年(前65),趙廣漢上書控告宰相隨便殺害了他府下的一個奴婢,被漢宣帝以控告證據不足、誣陷大臣為名逮捕入獄。趙廣漢不服,拿出證據,漢宣帝惱羞成怒,竟將趙廣漢處以腰斬。趙廣漢被處死后,貪官污吏、地主豪紳彈冠相慶,平民百姓、下層官吏卻痛哭呼號,深深地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