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略(?~1296)字仲杰。定興河內村人,張柔第八子。有謀略,通經史,善騎射。曾經跟從張柔鎮守杞州,又移至亳州。蒙古憲宗五年(1255)入朝,憲宗授金符,權順天(治今保定)萬戶。從征蜀地,因年幼,賜錦衣,令回鎮守之地亳州。張柔退休后,授張弘略金虎符、順天路管民總管、行軍萬戶,仍總領宣德、河南、懷孟等路屯亳諸軍。
中統三年(1262),李璮反元,求救于南宋將領夏貴。夏貴乘虛北奪亳、滕、徐、宿、邳、滄、濱7州,新蔡、符離、蘄、利津4縣也殺蒙古守將。張弘略率戰船在渦口(今安徽懷遠)阻擊,夏貴退保蘄州,張弘略領駐亳軍攻擊,水陸并進,擊敗南宋軍,收復了失地。李璮被殺后,追問當時與李璮通信的人,因張弘略給他的書信勸他應忠于元朝廷,才沒受牽連。元朝廷借鑒李璮反叛一事,裁各駐地高級軍官的兵權,解除了張弘略的兵職,宿衛京師,賜只孫冠服。至元三年(1266),建大都城(今北京),幫助其父張柔為修筑宮城總管。八年(1271),授朝列大夫、同行工部事,兼領宿衛親軍、儀鸞等局。十三年(1276),大都城建成,賜內帑金扣、玳瑁卮,授中奉大夫、淮東道宣慰使。
十四年(1277),南宋廣王趙昺占據福建、廣東。當時東??h儲存糧食上百萬石,行省發檄文要張弘略帶兵兩千戍守,又命造船把糧食運至淮安。張弘略雇用民船,載糧10石的給1石,人們爭相來運,一月時間即運完。十六年(1279),任江西宣慰使,平息了那里的反叛武裝,他下令:“不拿兵器的,都是平民,不再追究。”不久,他因病回到亳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龍虎臺見元世祖,請求說:“臣之子玠長成年了,愿備宿衛?!笔雷嬖蕼?,賜他酒說:“卿年未老,謝事何為?”特命為河南行省參知政事。逝后,贈推忠佐理功臣、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國、蔡國公,謚“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