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路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久久久_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亚洲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男人天堂久久_性中国美女FREE18一19

歷史人物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市情概覽 > 人物長廊 > 古代、近代人物 > 歷史人物 > 正文

崔蔚林

更新時間:2013-01-22 11:54:00點擊次數:7630次

崔蔚林(1634~1687)字夏章,號定齋,又號玉階。新安(今安新)人。其父崔九圍為清初大儒孫奇逢弟子。崔蔚林少時即喜好讀書,學習勤奮。順治十五年(1658)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受學者熊賜履影響,開始鉆研宋明諸儒學說。尋升弘文院侍讀,晉侍讀學士。不久,又轉翰林院侍讀學士。康熙初年(1662),遷侍講學士。后回鄉省親,曾與新安學者杜越論學,杜越贊其辨學“猛勇深細”。假滿回京后,更一心研究諸經,尤潛心于《易》學。

康熙六年(1667),他前往河南輝縣夏峰村從孫奇逢求學問。孫奇逢認為,王陽明學說與程朱理學可"相濟為用",兩派學說相互并不牴牾,如果存一說廢一說,“是有春夏而無秋冬矣”。孫奇逢兼采陸王程朱之說對崔蔚林影響很大。崔蔚林在蘇門夏峰居留期間,除與奇逢論學外,還遍游山川景物,自謂有“春風舞雩之樂。”后回鄉養病,更是潛心研究《易經》,并頗有所得,認為太極圖說是“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病愈后,崔蔚林返京補原官,并奉詔撰《易經講義》。從此,除入朝外,即閉門謝客,殫思竭慮,對《易經》中的一卦之大旨,爻、象之細微道理,無不反復推求。康熙皇帝對崔蔚林的學識和為人頗為賞識,先后贈以貂裘、文綺、珍果諸物。崔蔚林認為學有三關,即“義利”、“毀譽”、“死生”,晚年又認為,其實只“義利”二字就足夠了。

一日入朝值班,忽患中風,手腳俱癱,三日后方能說話,于是要求退休。回鄉后病中仍好學不斷。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1688年1月25日)病卒。著有《四書講義》、《易經講義》、《解易》等書。

(編輯:admin)
  • 上一篇:賈珍
  •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金沙县| 鄂托克旗| 邓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普洱| 南岸区| 剑阁县| 景谷| 四川省| 那曲县| 边坝县| 界首市| 琼海市| 南溪县| 伊金霍洛旗| 尉犁县| 蓝山县| 江门市| 通榆县| 云梦县| 南充市| 揭西县| 福安市| 崇礼县| 钟山县| 康平县| 惠州市| 海门市| 普陀区| 曲沃县| 大城县| 竹山县| 布拖县| 礼泉县| 富川| 屏边| 潜山县| 邯郸市| 长武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