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理順完善民政、教育、醫療、計生等社會職能,積極推進醫藥體制改革,突出高標準和諧社區建設,園林綠化、外環水系、精品工程等在全市保持領先水平,實現經濟社會統籌全面發展。
高標準和諧社區成為全市樣板。2011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省委書記張慶黎先后到茗暢園社區視察,極大鼓舞了高新區建設高標準和諧社區的信心和決心。年內加大社區工作財政資金保障力度,全面升級了茗暢園社區休閑廣場與服務中心。高標準和諧社區成為全市樣板。開展了“紅歌唱響茗暢園”大型歌會等多種形式的紀念建黨90周年慶祝活動。
園林綠化成為全市標桿。圍繞爭創國家園林城市目標,加大綠化投入,全區共種植喬木近2萬株,綠化覆蓋率由上年的40%增至43.66%,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1.1平方米;突出精品綠地景觀建設,建成京昆高速引線綠地、樂凱北大街帶狀公園、電谷工業游園,提升了綠化綜合景觀水平,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與表彰。
道路景觀全面升級。發揮上年在道路升級和路口改造工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年內啟動完成天鵝路、隆興路、云杉路和朝陽北大街等四條道路改造升級和茗暢園廣場、世紀廣場景觀提升工程,中心區主要道路與景觀煥然一新。
外環水系建設全市領先。通過任務分解、集中攻堅,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北湖景觀段地上附著物賠償清理工作,確保了北湖景觀高新區段工程如期完工,順利通水。
教育投入持續加大。加強規劃引導,編制完成《高新區教育布局規劃》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年度規劃》,確定了高新區未來教育總體發展布局和方向;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投資62萬元用于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信息化建設;投資3000萬元的高新區小學二期擴建工程主體完工,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全面提升,建設保定名校步伐加快。
醫藥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出臺了高新區《關于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補償暫行規定》,對兩鄉衛生院實行區財政定額補貼和核查制度,兩鄉衛生院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農民參合率再攀新高,參合率達到96.7%;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民生保障工作不斷深入。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民生保障。年內全區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4萬人,征繳養老、事業、工商保險基金2.4億元;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5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0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0.9%以內,均超額完成任務目標;切實做好城鄉低保和醫療救助工作,發放優撫及各項社會救助資金187.9萬元。
農村工作積極推進。嚴格落實糧食直補、農機補貼、良種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全力部署禽流感、口蹄疫、美國白蛾防控工作;積極創建優美鄉鎮和生態村,賢臺鄉和河南莊村創建工作加快推進;認真開展“幸福工程”,在兩鄉建設互助幸福院3處,解決了農村老人養老問題。
治安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力開展“清網行動”,區公安分局網上追逃撤網率在全省縣級公安機關排名第一;圍繞服務經濟發展,對蓄意滋事、阻擾施工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行了嚴厲打擊,保障了重點項目依法征地、順利進場。
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日益完備。通過安全生產承諾制建設、標準化建設、完善應急預案等系統工程,結合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確保了園區安全生產形勢穩定;針對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形成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報告制度》,開展了針對地溝油、瘦肉精等多次專項清查行動,實現了食品安全無縫隙管理。
節能減排與環保工作強力推進。嚴把項目審批關,嚴控“兩高”項目,與高能耗企業簽訂節能目標確認書,建立起能耗預警制度,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綜合能耗0.354噸標準煤/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目標;深入開展“異味治理”環保專項行動,強化巡查與監管,監督企業升級環保設備,重點解決反應強烈的氣味擾民問題;全年減排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標圓滿完成全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