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衡(1910~1942)又名李球子。蠡縣屯里村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加入蠡縣抗日救國會,同年9月18日參加了在縣城召開的“九一八”國恥紀念大會,更堅定了抗日救亡、以身報國的決心,于同年12月參加蠡縣二區抗日游擊小隊,刻苦鍛煉,練就一手好槍法,人稱“百發百中”。他作戰機警勇敢,屢立戰功。1941年5月,調博野縣手槍隊任隊長。
1942年12月23日(農歷十一月十六),他帶領7名隊員喬裝改扮,到蠡縣劉家疃集市配合村游擊組打擊常在集市上搗亂的日偽軍。上午10時許,鄭家莊崗樓十幾個日偽軍扛槍來到集市,大搖大擺地走進飯館索要酒菜,突然一聲槍響,領頭的日本兵應聲倒下,街上頓時大亂,日偽軍慌忙逃竄,李玉衡率領戰士們奮勇追殺,打死打傷偽軍5人。這時,村外槍聲大作,日偽軍援兵趕到,情況緊急,李玉衡命令并掩護6名戰士火速向西撤退,在打死兩名日偽軍后,趁混亂之機,向東突圍至村口,混在老百姓中跑出集市,在通往屯里村的路上被一漢奸認出,漢奸大喊:“李玉衡投降吧,跑不了啦!”包抄追來的日偽軍聞聲沖過來,把李玉衡及眾百姓團團包圍,日軍小隊長小林瘋狂命令:“抓活的!”李玉衡奮力沖殺,用最后一顆子彈打死一個敵人后,為使百姓免遭傷害,他索性甩掉手槍,挺身而出。李玉衡被捕后,日偽軍企圖收買他,讓漢奸勸降,又以金錢美女誘降不成,遂把他關進地主的倉庫嚴刑拷打,他咬緊牙關,怒目而視,一聲不吭。幾天后,他為了逃出日偽軍的魔爪,用雙手在倉庫的后墻挖洞,10個手指磨得鮮血淋淋。12月30日午夜,就在洞口將挖通之時,突然闖進幾個日本兵,將他押赴刑場殘酷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