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1906~1941)原名王馨,又名王樹晨,字興坦。河北固安人。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投筆從戎,在牛駝一帶同楊仕武、唐保衡等人組織起抗日武裝,自稱“紅軍”,一度攻克牛駝日軍據點。1938年2月,他赴孟慶山領導的河北游擊軍軍政干部訓練班學習政治、軍事三個多月。組織上分配他到地方工作。在地下黨朱德生等人的培養教育下思想進步很快,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平秉權受新城縣委指派到南宮井收容潰散的“華北民眾自衛軍”翟耀宗部。經過對官兵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激發了翟部官兵的愛國熱情,壯大了抗日力量。1939年被任命為雙堂區區長,不久調任新城縣人民武裝自衛隊總隊長,同年8月被任命為新城縣縣長。
1939年冬,八路軍一二○師三支隊在賀炳炎、余秋里率領下到冀中活動。他和平秉權積極往返于三支隊和翟耀宗部之間,開展對翟部改編工作。經過思想動員,翟耀宗接受了改編。他當選縣長后,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實行減租減息、合理負擔,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地位和物質生活,把全縣抗日運動推向了新的高潮。1940年,日軍在華北推行“點線”政策,妄圖圍困抗日軍民。他在從事繁重的行政和軍事工作的同時,還主管《新城日報》的編寫、油印和發行,用以指導和教育抗戰軍民。1941年6月,日軍集中2萬余兵力,向大清河北抗日根據地撲來,他率縣、區干部同敵周旋在泗莊、小莊公路以南一帶村莊,堅持反“掃蕩”。在西龍堂村遭敵重兵包圍,他和組織部長鄭途光組織突圍,在突圍時中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