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路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久久久_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亚洲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男人天堂久久_性中国美女FREE18一19

文化藝術界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市情概覽 > 人物長廊 > 現代、當代人物 > 文化藝術界 > 正文

鄧拓

更新時間:2013-02-01 09:16:00點擊次數:26783次

鄧拓(1912~1966)原名鄧子健、鄧云特。福建福州人。1926年就讀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級中學。1928年和傅衣凌等組織“野草社”,出版自編自印的刊物《野草》。1929年起先后在上海光華大學社會經濟系和上海法政學院學習。1930年參加革命,同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于1937年9月赴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同年11月任中共晉察冀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省委《戰線》雜志的編輯工作,并任《抗敵報》的撰稿人。1938年《抗敵報》改為晉察冀省委機關報,擔任編輯部主任。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成立后,《抗敵報》改為北方分局的機關報。報社從土樓村遷至阜平縣馬蘭村,從此馬蘭村成為報社抗日戰爭時期的重要基地。

1940年5月4日,在北方分局書記彭真主持下,召開了討論報紙和通訊工作的會議,宣布成立北方分局黨報委員會,鄧拓任報委書記。1940年11月7日,《抗敵報》改名為《晉察冀日報》,由隔日刊改為日刊。鄧拓任社長兼總編輯。

為了適應戰爭的殘酷環境,鄧拓帶領報社人員堅持游擊辦報,發動大家在“三千字內做文章”。同時為使設備適應游擊辦報的需要,鄧拓帶領工人們把鉛字架由7000字頭改為3000字頭,并把鉛字架改裝成可以放在馬背上馱走的流動架。還特制了拆裝方便的木箱,每箱裝4個字盤,架起來就可以揀字。遇上緊急情況能夠迅速轉移,跳出敵人的包圍后,架起電臺,裝好字架和機器,馬上就能出報。

在殘酷戰爭環境中,鄧拓率領報社轉戰于阜平、唐縣、滿城、易縣、平山等太行山區,既是總編輯,也是指揮員。在不斷與日軍周旋的游擊戰爭中,堅持“一手拿槍,一手拿筆“的戰時體制,在戰爭環境中正常出報。以突出的業績得到了黨政軍民的贊揚和鼓勵。

1942年4月,中央晉察冀分局改組了報委,仍由鄧拓任書記。同年11月初,晉察冀分局召開黨報委員會,決定《晉察冀日報》兼有中共北岳區黨委機關報的性質。《晉察冀日報》成為邊區黨的理論陣地。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21周年時,鄧拓為《晉察冀日報》撰寫社論《紀念七一,全黨學習和掌握毛澤東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系統論述毛澤東思想的論著之一。1944年夏至1945年春,鄧拓在晉察冀分局學習期間,執筆寫成《李自成進京》,在黨校上演,同時為《晉察冀日報》寫了《沿著“窮人樂”的方向發展群眾文藝運動》、《沿著魯迅的方向前進》等文章。1944年5月,鄧拓主持編輯出版5卷本《毛澤東選集》(晉察冀版),是中國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澤東選集》。

1945年8月至1948年6月,鄧拓任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1949年秋,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同年冬,受聘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8年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分管思想文化戰線工作。1959年兼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建館領導小組組長,出版《論中國歷史的幾個問題》。1960年兼任中共華北局書記處候補書記。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

(編輯:admin)
  • 上一篇:沙飛
  •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峪关市| 喀什市| 临夏县| 舟曲县| 屏山县| 车险| 皋兰县| 泽库县| 廉江市| 贺兰县| 昭觉县| 莱阳市| 建湖县| 麟游县| 桃园市| 莒南县| 镇雄县| 奎屯市| 承德县| 宁武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青岛市| 七台河市| 廊坊市| 香格里拉县| 娱乐| 安岳县| 临清市| 银川市| 呼和浩特市| 铁力市| 武定县| 西藏| 尚志市| 延边| 广平县| 鲁甸县| 库伦旗| 卢湾区| 延津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