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貴(1909~1961)藝名大貴子。定縣(今定州)塔宣村人。早年拜秧歌藝人杜士林為師,16歲正式登臺演出,相互切磋技藝,采長補短,并吸取其他藝人劇種之長,形成獨特的秧歌丑角風格。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棄藝務農(nóng)。1939年參加定唐支隊偵察連,曾任排長。因病復員后,參加本村游擊隊,在京漢鐵路沿線活動,曾立戰(zhàn)功。
新中國成立后到秧歌劇團工作,先后排演《楊八姐剃頭》、《雙鎖柜》、《老少換妻》、《張九成私訪》、《王金釧賣妻》等劇目。他嗓音高亢、清脆,為適應自己嗓音特點,大膽創(chuàng)出三花臉走花臉的唱法,具有東路秧歌三花臉唱腔的獨特風格。因而唱腔旋律性強,富于變化,走高音時,字正腔圓;走低音時,渾厚清晰。高低唱腔韻味十足,聽眾拍手叫絕。自1955年起擔任劇團的隨團教師,先后培養(yǎng)20多名學生,田大水就是他的高徒之一。其代表劇目有《借女吊孝》、《跑沙灘》、《雙鎖柜》、《唐知縣審誥命》和《楊八姐剃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