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本(1871~1944)字悟民。雄縣孤莊頭村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貢生,二十九年(1903)舉人。新學興起后,畢業于保定高等師范和北京北洋法政大學。民國初年,參與創辦雄縣第一高等小學和本村初等小學。執教多年,歷任熱河法政大學、河北大學、保定高等師范、保定第二師范、吉林大學教授,晚年回鄉治學。
劉崇本精研經史、漢學、金石考據、文學,其著作有《孤莊詩錄》、《孤莊文錄》、《考察日韓江浙教育日記》等。藏明清珍善孤本和日文版本等書籍達10萬余卷,戰亂年代大多散失。新中國成立后,其子儒存、儒在將藏書700余冊捐獻給北京圖書館。劉崇本熱心地方志,曾參與或總纂的地方志書有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版《雄縣鄉土志》,1929年版《雄縣新志》,還有《霸縣新志》、《新城縣志》。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多次拒絕日偽政府的高官厚祿,加入抗日同盟會,廣交上層愛國人士,支持配合抗日斗爭。
王常蘭(1874~1956)藝名蘭溝酸。新城(今高碑店)李莊村人。8歲時送給巨蘭溝王玉福為子,取名王生發。當年送他到新城縣小營常順和戲班學戲,工花旦、刀馬旦,別名王常蘭。學習3個月,即登臺演出。清光緒十三年(1887)去北京等地搭班,曾被召進清廷為光緒皇帝唱戲,傳說深得皇后的賞識,曾給他梳頭理辮子。十六年(1889),回到家鄉和師兄弟搭班唱戲。經?;钴S在新城、徐水、雄縣等地,并曾遠涉內蒙古獻藝。他演的主要劇目有《殺子報》、《走雪山》、《大登殿》、《曹莊殺狗》等。
他的戲路廣,花旦、刀馬旦行行精通,尤其是潑旦,形象逼真,面目表情、動作念唱很受歡迎,因此觀眾送他個綽號“蘭溝酸”,并流傳“小官保(《殺子報》中人物),死得冤,狠心的后娘蘭溝酸?!蓖砟辏群笤诙ㄅd河內村,雄縣大印村,新城徐莊村、回家屯村,容城午方村等地教戲,有徒弟9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