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際云(1864~1925)字瑞麟,藝名響九霄,一作想九霄。高陽西王草莊村人。幼年家貧,為糊口進涿州白塔村趙家雙順科班從師學戲,演花旦。12歲嶄露頭角,18歲即譽滿京師,以演《春秋配》、《蝴蝶杯》等劇,名噪一時。清光緒十一年(1885)在北京演出,曾與山西梆子藝人合臺演戲,使兩種梆子腔得以交流,相得益彰,演出頗受歡迎,在北方戲曲舞臺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劇目有《梅龍鎮》、《海潮珠》、《斗牛宮》等。光緒十三年(1887)赴上海,首創河北梆子與京劇同臺演出。光緒十七年(1891)先后在北京組織“玉成科班”、“翊文社”等戲曲專業培訓班,對促進梆子劇種的發展貢獻很大。
田際云曾利用在清宮廷演戲的機會,替維新派人士傳遞消息。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上海,數年后返回京城。光緒二十六年(1900)任北京梨園會首。辛亥革命中,為同盟會南北奔走,不辭辛勞。袁世凱出兵搜剿革命黨人,田際云往返京、津一帶,為革命黨傳遞消息,保護同盟會人士,從不避危險。宣統三年(1911)12月南北議和后,欲請田際云出任總統府議員,他淡于名利,堅辭未就。此后優游都下,與原同盟會友人始終保持交往,但從不自伐其功。同年因邀請新劇演員王鐘聲在其經營的“天樂園”演出,而被北京當局拘留百日,遭受迫害。后曾發起組織藝人團體“正樂育化會”,任副會長,每年春節前舉辦義演,以照顧窮困戲曲老人的生活;又舉辦北京第一個女子科班“崇雅社”,培養出一批優秀女演員。1923年,田際云年近花甲,因軍閥連年兵戰,民不聊生,不愿再登臺唱戲,遂退出戲劇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