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常(1908~1971)又名張紀五。定縣(今定州)城內東大街人。193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系。1935年赴德國,入波恩大學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深造,從克魯士教授學習小構造理論。1939年底獲博士學位回國。
先后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地質礦物系教授、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職,在構造地質學研究上有較深的理論造詣。曾任《地質評論》編輯、吉林省地質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理事。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63年當選為吉林省第三屆人大代表。1971年5月28日逝世。
主要論著有《德國萊茵河北地帶山脈褶皺的情況》、《論小型構造》、《論節理之發生及其在地質現象上之應用》、《確定巖面真傾斜之一新方法》、《預定橫切斷層之二法則》、《一個小型地塹》等。與人合作的論著有《廣西海洋山花崗巖之構造與鎢礦生成之關系》、《湘南山字型構造及其與新華夏式褶皺之干擾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