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1909~1988)曲陽七里莊村人。1927年至1929年在曲陽縣簡易師范學校讀書,畢業后在本村任教。193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七里莊村黨支部書記,后兼任東南鄉區委副書記。任教期間,積極傳播革命思想,在學生中組織少年先鋒隊,在教員中發展共產黨員,秘密進行革命活動。
1932年9月,根據中共保屬特委及曲陽縣委的指示,張曉東組織七里莊一帶黨員群眾開展“秋收斗爭”,搶收地主的莊稼200余畝。年底,組織“四抗團”抗租、抗捐、抗稅、抗債,開展向地主借糧斗爭。1934年4月,任共青團曲陽縣委書記和中共曲陽縣東南鄉區黨委副書記。由于叛徒告密被捕,關押在保定行營第四監獄。1937年9月被釋放。
出獄后,張曉東與駐阜平縣八路軍取得聯系,組織成立曲陽縣抗日動員會,歷任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等。在反“掃蕩”戰斗中,按照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指示,掩護病中的華北聯合大學校長成仿吾安全脫險。1943年8月,被組織派往延安學習。1945年當選中共七大代表,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共晉冀區三地委委員、城工部長兼民運部長,二地委委員兼定襄縣委書記。期間爭取兩名敵偽軍官反正。1948年調任中共雁北地委副書記、書記。1952年按照中共察哈爾省的部署,在雁北地區進行“三反”運動,不論干部的職務高低、親疏遠近,一旦發現有貪污受賄嫌疑,立即進行認真審查,當時雁北的干部“一介不取,兩袖清風”。
1956年張曉東調任山西省副省長,1963年任青海省副省長,1978年調任河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1988年2月4日在石家莊病逝。